科普活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基地 - 科普活动 - 正文

“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绿电实验室》在云南省澜沧县成功举办!

2025116日,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梁克靖老师的带领下,远赴云南省澜沧县开展“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跨越山海,东牵西手”绿电实验室共建行动》。

此次 “翱翔之翼”科普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技志愿服务队与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援滇医疗专家团队共同举办,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次独特的学习与探索之旅,激发其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同时,展现出我校在服务社会、促进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首先,梁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电池的发展历史,并全面展示了其发电原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电池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详细阐述了电池内部各个部件的作用和工作机制。通过梁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电池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验了利用日常水果制作简易电池的乐趣——通过将八个水果串联,成功点亮了LED灯,见证了水果发电的神奇现象,还深入探索了电化学领域的经典装置:伏打电堆。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准备实验材料、安全搭建实验装置,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喜悦与对知识的渴望。从水果电池的直观体验到伏打电堆的精密构建,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成功完成了伏打电堆实验,亲眼见证了电池产生电流的奇妙过程,开启了能量转化的奇妙之旅。

在实验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不断引导同学们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同学们积极发言,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电池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此次“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跨越山海,东牵西手”绿电实验室共建行动》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援滇医疗专家团队与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领导及工青妇的大力支持。我们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对科学探索的渴望,更在两地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为未来的科技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深刻认识到,通过教育普及与资源共享,我们定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我们期待,这一行动能够成为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志愿服务、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典范,让科技之光照亮更多角落,温暖每一颗求知的心。